1、帮助互联网犯罪如何处罚
帮助推行互联网犯罪的法律责任
在乎识到别人正借用网络信息达成违法行为之际,仍为其推行犯罪活动提供帮助,并且情节紧急时,便可视为触有帮组信息互联网犯罪活动的法律条约。对于此类罪行,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严厉处罚,同时也会会被判处罚款。
然而,要真的断定是不是构成帮助信息互联网犯罪活动罪,需要满足两个基本要点:
第一,被帮助者在推行犯罪过程中的行为需要已构成犯罪;
第二,帮助者的行为需要被视为“情节紧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以下几种状况应被视为“情节紧急”:
(1)对三个及以上对象提供帮助;
(2)支付结算金额超越二十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
明知别人借助信息互联网推行犯罪,为其犯罪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器推广托管、互联网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紧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根据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根据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帮助互联网犯罪追诉时效是多长时间
互联网犯罪追诉时效一般依据法定最高刑来确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为二十年。假如二十年将来觉得需要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该注意的是,在追诉时效期限内,司法机关有权追诉;超越追诉时效期限的,一般不再追诉。但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3、帮助互联网犯罪能否申请缓刑
帮助互联网犯罪是不是能申请缓刑,需综合多方面状况判断。若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再犯罪的危险,且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重大不好的影响的,大概被宣告缓刑。比如,只不过偶尔帮助别人进行一些较轻微的互联网犯罪行为,且能积极配合调查,如实供述我们的罪行等。但假如帮助的互联网犯罪行为性质恶劣、社会风险性大,即使有悔罪表现,也会很难被判处缓刑。具体能否申请缓刑,需由法院依据案件的具体事实、证据及法律规定来综合考量裁定。
明知别人借助网络信息违法,仍帮助且情节紧急,即构成帮助信息互联网犯罪活动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断定此罪需满足两要点:被帮助者犯罪、帮助行为情节紧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状况视为“情节紧急”:帮助三个及以上对象;支付结算金额超二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