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律师网

中国律师网

中国律师网 > 律师入门 >

物业公司将判决书公布在业主交流群 该行为是不是违法?

www.huikebi.com 2024-10-30 公司经营

鲁法案例152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在网络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系出于主动同意社会监督的目的,且法院公开文书需要依法进行,不能公开法律法规禁止公开的文书及需要隐去的信息。但在济南槐荫区某小区,物业公司作为当事人在业主群却公开涉及别人个人信息的判决书,这种行为是不是构成侵犯别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呢?


案情回顾


王某系槐荫区某小区业主,2022年该小区的物业公司和王某因物业服务纠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王某向物业公司补缴物业费,物业公司胜诉。随后,该物业公司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布了王某败诉的群通知,并将上述生效判决文书拍成图片,发在该微信群里,对于文书首页的王某的名字、家庭住址、身份证号未作遮挡。王某觉得物业公司随便传播其个人信息,侵有其隐私权,故将物业公司诉至法院,请求判令物业公司公开向王某赔礼道歉并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


法院审理


物业公司辩称,其发布判决文书是合理正当用公开的裁判文书,是为督促王某及其他业主按时缴纳物业费,没泄露王某隐私的目的,故其没有侵权。


本案中,物业企业的行为是不是侵有王某的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了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能泄露、公开别人隐私。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了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并对个人信息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概念,其中自然人的名字、出过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址、电话号码等均是个人信息,且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隐私权的规定。

物业公司公开发布已生效的裁判文书,又到底是否违法行为?

槐荫法院经审理觉得, 本案中物业公司公开判决文书时,未隐蔽王某的名字、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个人隐私聊息,导致王某隐私聊息泄露,在一定量上影响当事人的生活安宁和社会评价,侵有别人的隐私权,物业企业的该行为主观上存在过错,客观上导致王某个人信息的泄露,侵有王某的隐私权,故王某需要物业公司赔礼道歉,合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


关于王某倡导的需要物业公司赔付精神损害赔偿金,法院怎么样断定?

王某倡导物业企业的该行为给其导致了紧急精神损害,但并未提交相应证据加以证明,故王某需要物业公司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请求,依据不足,法院不予支持。

判决结果


最后,槐荫法院依法判决物业公司在某业主交流群发布、在某小区通知栏张贴对王某的道歉信。如物业公司拒绝履行该义务,则由法院择一市级发行报刊,刊登本判决主文内容,所需成本由物业公司承担。驳回王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Tags: 综合咨询

热点排行
热门推荐
热门城市
安徽 北京 北海 长春 长沙 成都 大连 东莞 大理 福建 福州 广东 广西 贵州 贵阳 广州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合肥 杭州 吉林 江苏 江西 昆明律师 辽宁 兰州 宁夏 南京 南宁 青海 上海 山西 山东 四川 陕西 沈阳 苏州 深圳 天津 唐山 无锡 威海 武汉 厦门 西安 云南